紫泥新品泛春华

紫泥新品泛春华

关于紫砂的渊源有诸多,一直偏执于其中一种浪漫的起源。那日偶翻闲书,得知紫砂壶的起源竟是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。是传闻中,功成身退后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“陶朱公”。这样的言语足够令我满心欢喜,至于考证与否,自有专家去研究。我沉浸于此的情绪,仅仅是因为,一种文化的传承,纵是源自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。它历经岁月洗礼,却依然拥有丰裕的情感轮廓。
  说起紫砂,自然非宜兴莫属。细腻纯净的紫砂泥幸得产于宜兴这般灵秀恬静的江南水乡,才能将其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。因江南多能工巧匠,就地取材,将紫砂制成精美壶,品茗收藏,自是文人墨客的高风分雅俗。细数紫砂精品壶,兴于明武宗正德年间。此后坊间制作工艺蔚然成风,名家辈出,翻陈出新,不断有精品问世。时至今日,多有巧夺天工之作。如,爱壶之人皆所周知的供春壶。据史载,供春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年间的龚春(供春)。而文人吴梅鼎在《阳羡瓷壶赋·序》中所注:“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,携一童子名供春,见土人以泥为缸,即澄其泥以为壶,极古秀可爱,所谓供春壶也。”供春壶亦被当时人称赞“栗色暗暗,如古今铁,敦庞周正。”足见,其壶之色泽纯正,形状精巧。可惜供春壶已遗失不得见。随后亦有“冰心道人”壶、树瘿壶、“二泉”铭壶等名壶问世。

紫泥新品泛春华

  世有名壶,必有懂得品茗之人。若无“圣”陆羽,紫砂壶将黯然不少。唐朝的贞观之治,有繁花似锦的人间盛世。于是皇家有了享受太平的闲情雅致,歌、舞、乐、器、,百姓同乐乐,皆是得以在举国滋养壮大。懂得品茗的皇帝,在随后的几年里,寻得陆羽。现明震江南的宜兴阳羡茶,便是经他直接推举入贡。原始可考:(义兴县重修茶舍记)载“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,山俗有献佳茗者.会客尝之,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,冠于他境,可以荐于上。栖筠从之,始进万两,此其滥觞也。”关于陆羽,有些许有趣的坊间传说,大多赞其茶艺精湛。然而,茶圣能名留至今的,除了当初无人可比的高超技艺,更多的,还是他一生鄙夷权贵,酷爱自然,坚持正义的个性吧。“不羡黄金罍,不羡白玉杯;不羡朝入省,不羡暮入台;惟羡西江水,曾向金陵城下来。”如此豪迈坦然的诗歌,将陆羽的真性情坦露无余。我向来以为茶道,该是茶中有道,懂茶、茗茶,茶在杯中的沉沉浮浮,亦是个人修为的不断深入,直至到达自己向往而探寻到的境地。

紫泥新品泛春华

  紫砂素来与艺术结缘,古往今来,诸多奇文妙句不绝于耳。古有梅尧臣、苏东坡咏茶赞陶。其中梅尧臣的“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。”堪称千古绝唱,将紫砂陶壶烹茶的精髓一语道破。苏东坡总结出的“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情。”认为用活水、江流深水煎茶,味道会不同凡响,更加清醇清远。将创新的煮茶方法融入传统。 到了明代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1595年张源撰写的《茶录》对沏茶的程序,做了详尽的介绍: “探汤纯熟便取起,先注少许壶中,祛汤冷气,倾出,然后投茶,茶多寡宜酌,不可过中失正……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,使壶凉洁,不则减茶香矣。” 这与今天的沏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。 烹茶演变为沏茶,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,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,人们发现,用紫砂壶泡茶,茶味隽永醇厚,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,用的时间愈长,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。
  许是儿时的记忆,我总以为,阳光明媚的日子,独坐书房一隅,手把闲书,一壶清茶,一束桃花,自饮自酌,将是惬意的独处状态。而紫砂的泥香,融着茶叶的清香,萦绕于空气中,将整个氛围渲染的更为恣意典雅。那是一种情怀,或者怀旧,或者沉思,大抵跟岁月有关。像紫砂,做成壶,需要历经许多步骤,成型之后,也要不断打磨,终成正品。优秀的茶壶,诚如书香,反倒经得起时间,日久弥新。 

赞 (0)